护您信息 > 心臟病 > 急救,重要嗎?有意義嗎?

题目:急救,重要吗?有意义吗?
作者:萧玉珍护士(明爱医院急救培训中心经理,美国心脏协会
ACLS,BLS 区主任导师,美国心脏协会ACLS,PALS,BLS 主任导师,
美国心脏协会 ACLS, PALS, BLS导师)

如果有一天你看见一个人在你面前倒下,你会有什么行动?打999?马上为病人进行急救?或是惶惶然不知所措?这正是为什么我们要预先武装自己,学习急救训练。

学习急救有救人自救的作用,相信大家都会同意。例如,在公众地方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 AED)’就是为了方便曾经学习使用的市民能随时随地用所学的急救技能去拯救有生命危险的人。有些学校更已把“急救学”列入必修课程,从小就培养学生掌握急救知识。

无论是意外受伤或是突发性疾病的伤员;事发后的十分钟时间内,就是他们能否得到适当治疗的黄金时间。如果有目击者能在这关键时刻为伤员者作适当的急救措施,就会大大提高伤员的存活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大力推动急救训练普及化;只要有多些人学习急救,就有更多的人有救人自救的能力,也可提高伤员的生存机会。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2010年数据显示,在院外突然猝死的患者,少于三份一人能接受到实时的心肺复苏法。少于百份之八的突然猝死患者可以安然离开医院。这些突然猝死患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中发生。他们很多都是没有其他病史或诱因。突然猝死患者跟心脏病患者是不同的;他们多是由于心脏突然加速引致心律失常或杂乱无章,引致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心脏停止跳动最常见的心律为心室纤维颤动(大约75%)。而心脏病是由于心脏某部份的心脏血管缺血而引致心脏肌肉梗塞,再而可导致心脏停上跳动。

无论是那一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停上跳动,我们都可以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心肺复苏术。为什么要进行心肺复苏术?因为一个人从没有呼吸、没有心跳开始算起,四至六分钟内脑细胞会开始缺氧,若不实时给予心外压让血液输送氧气到脑部去的话,脑部缺氧只要超过六分钟以上,就算救回来的话,脑部可能部分功能受到影响(例如丧失言语功能、无法控制肌肉神经等等),重则可能会成为永远成为植物人。

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心肺复苏术,我们首先得确定环境安全;轻拍患者双肩,检查有没有意义及反应;发现患者没有反应,马上寻求援助,打999,找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接着检查患者有没有呼吸,或有没有正常呼吸;如没有呼吸或发现异常呼吸,应马上为患者进行每分钟100次、深度为2吋之心外压。在30次心外压进行后,可选择进行2次人工呼吸;也可持续为患者进行心外压。直至患者恢复过来,或其他支持者带来了AED为止。这就是根据美国心脏协会2010年指南,C-A-B的处理方法。

心肺复苏术可以延长脑部和心脏的功能,等待专业救护人员到场,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救护。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可以有效地治疗心室纤维颤动。AED可以为患者提供去颤电击(Defibrillation)。去颤电击是在极短时间内发放出大能量电流经过心脏,使心脏肌肉暂时停止活动,希望心脏能有机会重新正常启动。去颤电击之成功率会随着时间而下降,每分钟大约降7-10%左右;患者的救活率在10-12分钟后会接近零。尽快为患者提供去颤电击是成功抢厂心脏停上跳动的主要因素。。
心肺复苏术的理论第一次被提出来是在公元1960年,发展至今也已经将近五十年,但是接受过心肺复苏术而存活下来的人却不到一成。原因很简单,我们想得太多,也想得太复杂。很少目击者真的会出手相助。心肺复苏术是这世界上最重要的知识技术之一,因为没有什么会比生命来的更加宝贵,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与推广,让全民都了解到它的重要性,它是保障及延续生命最大的契机,也是生命跟死神搏斗的最终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