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ung, D. Y., Sit, J. W., & Ching, R. (2016). The 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with post-stroke morta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Stroke, 47(Suppl 1), 195. 早前有研究指出,較高體重指標(BMI)的人比正常BMI的人,有較低的中風死亡率。可是,由本次系統性文獻回顧中發現,現時未有足夠證據支持較高BMI的人會有較低的中風死亡率。因此,癡肥並不是一個預防中風死亡的最好方法。相反,不少的研究指出,體重指標與高血壓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心血管疾病、二型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都成正比例的關係。因此,體重的控制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很重要的一環。 |
Chen, L., & Sit, J. (2016) Evaluation of a modified home care intervention for stroke patients in transition from hospital to home. Stroke, 47 (Suppl 1), ATP381. 在中國,大部份中風病人會由急症醫院直接出院回家,但現行的出院前準備服務只針對中風病人的病情,而未能配合中風病人的需要,反映出過渡期護理設施不足。此對照實驗希望探究護士為中風病人提供過渡性居家護理服務之成效。中風病人會被分配到兩組,一組會接受如常的出院準備服務,而另外一組則會接受為期五節,共四小時,由護士主導的出院前及出院後居家跟進。研究結果顯示,有接受居家護理服務的病人住院期較短,出院三十天內中風復發率亦較低。另外,有接受居家護理服務的病人更有較高的生活能力和服藥遵從性。詳細的研究資料,可於上述文獻中找到。 |
Qiu, X., Sit, J. W., & Feng, H. (2016).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on caregiving role perceptions among stroke caregivers. Stroke, 47 (Suppl 1), ANS3. 中國是重視家庭的民族,亦有孝順長輩的社會價值。但以往的研究少有探討中國文化對中風病人照顧者角色理解的影響。是次在中國進行的研究發現,照顧者認為照顧患病的家庭成員是人生預期的一部份,亦是文化所規定的義務。照顧行為更被視為家庭成員之間相親相愛的表現。照顧者相信照顧中風父母是孝順的美德,也是報答父母方法。這項研究的結果為未來設計中風照顧者的心理支援計劃提供重要的資訊。 |
Lo, S. H. S., Chang, A. M., & Chau, J. P. C. (2017). Establishing equivalence of a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measure for stroke survivors.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 39(11), 1079-1086. 中風病人的生活質素一直是醫護人員、病人家屬及研究人員共同關心的議題。為更準確地量度香港中風病人的生活質素,本研究將中風病人生活質素量表 (St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 SSQOL) 翻譯成中文,並探討其信度和效度。結果顯示,中文版的中風生活質素量表能可靠地和有效地去量度本港中風病人的生活質素。此研究有助醫護人員準確判斷中風病人的情況,作出最適切的醫療決策,以達致更佳的醫療效果。如欲使用本量表,請以電郵與周柏珍教授(電郵地址:janitachau@cuhk.edu.hk)或盧海珊博士聯絡 (電郵地址:suzannelo@cuhk.edu.hk)聯絡。 |
Sit, W. H. J., Chair, S. Y., Choi, K. W., Chan, C. W. H., Lee, D. T. F., Chan, A. W. K., Cheung, J. L. K., Tang, S. W., Chan, P. S., & Taylor-Piliae, R. E. (2016). Do empowered stroke patients perform better at self-management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a strok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Aging, 11, 1441-1450. 現時中風的康復治療多只集中於改善病人的身體活動能力,但其實加強病人的自我管理和生活功能同樣是康復過程中重要的一環。 |
Wang, W., Chair, S. Y., Thompson, D. R., Twinn, S. F. (2012). Effects of home-based rehabilitation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in Chinese patients recovering from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Heart & Lung, 41(1), 15-25. 復康計畫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去改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生活質素,但是現時很多的復康治療都是在醫院裡進行,因此不是所有病人都願意或完成全部康復治療。而居家復康計劃則為患者提供另一個選擇。患者透過自助心臟康復手冊的引導,在家居完成康復治療。此對照實驗研究旨在探究居家復康計劃對中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成效。研究顯示,相比起如常的治療,一套簡單的居家復康治療計劃對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來說,不但可以大大改善其生活質素,更可降低患者的焦慮感,更能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管理的意識,從而提升治療的成效。 |
Lee, D. T. F., Choi, K. C., Chair, S. Y., Yu, D. S. F., Lau, S. T. (2012). Psychological distress mediates the effects of socio-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physical health component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in press, doi: http://dx.doi.org/10.1177/2047487312451541 提升心臟病患者在生理方面的健康生活質素是心臟復康計劃的重要一環。近年,越來越多文獻指出,精神困擾,例如焦慮、抑鬱,會令心臟病患者的身體健康狀況轉差,減低他們的生活素質。這項研究旨在探討心臟病患者的個人、臨床特徵及他們的精神健康與健康生活質素之相互關係。從420名心臟復康患者中,發現心臟病患者的年齡、性別、社會上的支持、臨床特徵如:曾患心絞痛及血脂異常等,皆會影響心臟病患者的精神健康,繼而影響他們生理健康生活質素。再者,家庭收入也間接影響康復患者的情緒健康。這項研究為未來設計有效提升心臟病患者在生理方面的健康生活質素的計劃提供重要的資訊。 |
Chair, S. Y., Lee, C. K., Choi, K. C., Sears, S. F. (2011).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 Pacing and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34(7), 858-867. 植入式心臟除顫器(ICD)可偵測並中止危險的心律跳動,對預防因心律不正而導致猝死有明顯的預防及治療功效。過去少有研究探討ICD對中國病者自身的成效;是次研究旨在了解植入ICD中國病者的個人及臨床特徵,並探討ICD對中國病者於健康相關生活質素的影響,以及ICD電擊次數、ICD電擊所產生的焦慮及病者對ICD接受程度與健康相關生活質素的相互關係。研究顯示,當因為 ICD電擊所帶來的焦慮指數越高,病者的健康及生活質素指數便會越低,而病者對ICD的接受程度亦會大大下降。此外,病者的個人及臨床特徵如:年齡、性別、罹患糖尿病、冠心病及ICD電擊的經驗,均會影響病者對ICD電擊所產生的焦慮及對其接受程度,以及影響病者的健康相關生活質素。 |
Cheng, K. Y., Chair, S. Y., Choi, K. C. (2013). Access site complications and puncture site pain following transradial coronary procedures: A correlationa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in press, doi:http://dx.doi.org/10.1016/j.ijnurstu.2012.12.023 經橈動脈進行的冠狀動脈血管造影及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是現時世界上被廣泛用於冠心病的診斷及治療方法。這種方法不但能有效減低介入治療後所引發的血管併發症,亦可以加快病人於手術後的活動能力。為更清楚了解經橈/經皮動脈進行的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所引發的併發症發病率、導致併發症的因素及因介入穿刺而引發的痛楚指數,我們邀請了85名須接受介入治療的病人,並對他們進行臨床監測。研究發現,瘀斑是最常見的併發症,而因穿刺而引發的痛楚則會在手術後慢慢減低。研究亦發現女性、鞘管留置時間,以及止血用壓迫器的充氣量均會與介入治療後三小時內所引發的血管併發症有密切的關係。 |
Chan, C. K. M., Leung, K. C., Chair, S. Y. (2012). The Effect of Cardiac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 Among the General Public in Hong Kong. The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 21-30. 心臟病是香港的第二號殺手。缺乏運動及飲食不均衡在香港是非常普遍的,亦大大增加香港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次研究是希望了解心臟健康推廣計劃對改善香港市民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管理健康的自我勝任感和十年內心血管疾病病發機會率的成效。計劃安排參加者參與共十堂心血管健康和護心飲食工作坊,並到社區設施進行運動練習。參加者在計劃進行前和完成後接受有關健康範疇、管理健康的自我勝任感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評估。研究發現,在多個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中,缺乏運動、高血脂和中央肥胖所佔的比例最高。在基線評估中,大概22.8%的男性和3.4%的女性參加者的心血管疾病於十年內的病發風險程度屬於高。參加者完成計劃後運動量及高密度膽固醇(好膽固醇)水平均有所提升;而體能和管理健康的自我勝任感亦有顯著改善。最值得鼓舞的是,參加者的十年內心血管疾病病發風險於完成計劃後亦有所下降。總括而言,市民對心臟病風險的認知程度仍然不足;而心臟健康推廣計劃能改善參加人士的體能、血脂、管理健康的自我勝任感,並減低心血管疾病的絕對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