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和均衡的飲食
更年期後婦女應攝取均衡的營養以預防或控制體重,降低患心血管病的風險。
更年期後婦女應該避免進食的食物
控制脂肪攝取量:更年期婦女新陳代謝慢,脂肪易堆積在體內,造成肥胖,所以應少吃高脂肪食物,而且應選擇含有不飽和脂肪(好脂肪)的食物。 |
![]() |
脂肪小常識:
- 脂肪分類:
- 不飽和脂肪(好脂肪),來源:花生油,粟米油,橄欖油,牛油果,果仁,魚類等
- 飽和脂肪 (壞脂肪),來源:肉類,牛油,椰子油,棕櫚油,全脂奶類等
- 反式脂肪(壞脂肪),來源: 含有人造脂肪的食物,如起酥油,曲奇餅,蛋糕和薯片
- 不飽和脂肪可改善血液膽固醇水平, 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則會提升血液壞膽固醇水平,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如何減少脂肪攝入?
食物選擇時:
- 選用低脂食材,如脂肪比例較低的肉類、去皮禽肉﹔
- 避免使用反式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油炸食物,蛋撻,或餅乾
- 閱讀食物包裝上的營養標籤,選購脂肪含量較低的食物
烹飪時:
- 烹調前去除可見的動物脂肪和皮層
- 選用健康植物油作煮食,如芥花籽油、花生油、粟米油等,但每天不宜超過4-6茶匙(1茶匙=5毫升);避免使用動物脂肪,如豬油和牛油
- 多採用蒸、燜、燉、灼、上湯浸、焗等少油的烹調方法
- 用易潔鑊可減少用油分量
進食時:
- 喝湯或吃燜燉食物前先將浮面的脂肪及油撇除
- 減少進食肥肉、家禽 (雞,鴨及鵝) 的皮
- 先喝湯和吃蔬菜,因為這樣會增加飽肚感,減少過量進食肉類
- 減少進食含大量脂肪的醬汁,例如肉汁和奶油製成的白汁
(2) 限制熱量攝取
熱量攝取:主要透過食物及飲品攝取。經常進食高脂肪或高糖分的食物,容易攝取過多熱量,導致過重或肥胖。
如何減少熱量攝入?
吃什麼:
- 以較低卡路里的食物代替較高卡路里的食物,如吃一碗米線代替一碗炒麵;
- 使用低脂的烹飪方法如蒸,煮,煨,燉;
- 飲用清水或中國茶,避免有添加糖分的飲品。一般香港女士每天宜限制糖分攝取少於6茶匙。一包250毫升紙包裝飲品約含6茶匙糖。
吃多少:
- 減少進食分量以限制攝入的卡路里,特別是高熱量的食物和含糖飲料
何時吃:
- 每天定時進食三餐,防止暴飲暴食。
怎麼吃:
- 慢慢進食,吃一餐飯通常需要最少二十分鐘,讓腦部有足夠時間感到飽腹,以防過量飲食;
- 進食至七至八成飽,感到飽肚時應立即停止進食。
常見食物的熱量含量表:
食物 | 份量 | 熱量 (千卡) |
食物 | 份量 | 熱量 (千卡) |
白飯 | 1碗 (200克) | 260 | 燒鴨肉 (不連皮) | 半隻 (221克) | 444 |
白粥 | 1碗 (200克) | 64 | 燒鴨肉 (連皮) | 半隻 (382克) | 1287 |
燒鵝肉 (不連皮) | 半隻 (591克) | 1407 | 燒鵝肉 (連皮) | 半隻 (774克) | 2361 |
燜排骨 (半肥瘦) | 100克 | 397 | 沙爹牛肉即食麵 | 1碗 (500克) | 600 |
雲吞麵 | 1碗 (630克) | 447 | 咖喱牛腩飯 | 1碟 (800克) | 1280 |
炸雞翼 | 1隻,去骨 (32克) | 103 | 叉燒飯 | 1碟 (520克) | 1040 |
菠蘿包 | 1個 (82克) | 287 | 蛋撻 | 1個 (70克) | 217 |
全脂奶 | 1杯 (240毫升) | 146 | 烚黃豆 | 4湯匙 (43克) | 74 |
凍檸檬茶 | 1杯 (300毫升) | 138 | 脫脂奶 | 1杯 (240毫升) | 82 |
可樂汽水 | 1罐 (330毫升) | 139 | 清茶 | 1杯 (240毫升) | 2 |
白灼生菜 | 半碗 (75克) | 18 | 橙 | 1大個 (184克) | 86 |
白灼菜心 | 半碗 (65克) | 13 | 香蕉 | 1隻中型 (118克) | 105 |
更多食物熱量查詢,可瀏覽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網站:https://www.chp.gov.hk/tc/resources/e_health_topics/12073.html
(3) 避免攝入過多膽固醇
更年期後婦女應盡量避免攝入過多膽固醇。血液中的膽固醇如果過高,便有可能積聚在血管壁上,使這些血管變得狹窄甚至形成閉塞,從而引發心血管疾病。
- 限制內臟攝取(如牛肚,豬腸,牛尾,雞肝,鴨腎,魚頭,魚膘,魚腸等)
- 限制膏,卵,黃等食物攝取(如蝦膏,蟹膏,魚子,蟹子,蛋黃等)
- 限制墨魚,海膽,魷魚等食物攝取
● 更年期後婦女應該增加攝入的食物
(1) 低升糖指數 (glycemic index, GI)食物
- 建議更年期後婦女增加攝入低升糖指數食物,因為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可以使血糖升得更平穩,能更有效控制血糖。此外,低升糖指數食物可以帶來飽足感,延遲饑餓感發生的時間,從而幫助控制體重。
- 升糖指數即是量度各類含碳水化合物(醣質)的食物在進食後對血糖升幅影響程度的數值,從而表示食物對血糖的影響。
- 低升糖指數: 55或以下;中升糖指數:56~69;高升糖指數: 70或以上。
各種食物的升糖指數 (GI) | |||
食物種類 | 低GI (升糖指數≤55, 應選擇多些) | 中GI (升糖指數: 56-69) | 高GI (升糖指數≥70) |
米飯 | 糙米、黑米 | 紅米飯 | 糯米飯、白飯 |
粉麵 | 粉絲、意粉、通心粉、全蛋麵 | 烏冬 | 普通小麥麵條 |
麵包 | 裸麥粒麵包 | 牛角包 | 白麵包、饅頭 |
早餐穀物 | 全維麥,燕麥糠 | 提子麥維栗米片 | 栗米片、卜卜米 |
根莖類 | 栗米、魔芋 | 蕃薯、連皮焗薯 | 薯蓉、南瓜 |
糖類 | 果糖、乳糖、糖醇 | 蔗糖、蜂蜜 | 葡萄糖、砂糖、麥芽糖 |
奶類 | 脫脂/低脂奶 | – | – |
水果類 | 橙、蘋果、雪梨、提子、奇異果、沙田柚、士多啤梨 | 蜜瓜、香蕉、 木瓜、芒果 |
西瓜、茘枝、龍眼 |
豆類 | 黃豆、綠豆、眉豆、紅腰豆、扁豆類 | 焗黃豆 | – |
資料來源: 中國食物成份表 (食物的升糖指數可能因各國不同食物來源地而有所不同)
(2) 多吃蔬菜及水果
水果和蔬菜含豐富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可維持身體健康,減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蔬菜 (每天最少3份, 1份=1/2碗熟菜 ,一碗約250~300毫升) |
|
水果 (每天最少2份, 1份=1個中型水果, 例如橙或蘋果) |
|
![]() |
![]() |
(3) 大豆及大豆食品
- 大豆含有大豆蛋白,不飽和脂肪,及大豆異黃酮(植物雌激素)。大豆蛋白和不飽和脂肪有助於改善血脂水平,而大豆異黃酮則可保護血管的功效。
- 研究顯示:
- 中國更年期婦女經常吃大豆食物(每天>11.2克) 比少吃大豆食品(每天<4.5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了25% (6)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進食一至兩份大豆食物有助促進健康,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一份大豆食物指(一杯=240毫升):
• 1杯豆奶
• 半杯毛豆
• 半杯熟黃豆
• 半杯豆腐 - 進食大豆可緩解更年期婦女因血管擴張產生的潮熱出汗等症狀,同時也可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 常見的大豆食品有黃豆、豆腐、豆漿及豆奶;經油炸處理或醃制的豆製品如炸枝竹、腐皮等應少食。
(4) 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
- 更年期後婦女體內的鈣質會加速流失,因此要補充鈣質,以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更年期的婦女每天需要1000-1500毫克的鈣。奶類,深色蔬菜,魚類,豆類及製品,果仁等含豐富的鈣質。
– 一杯240毫升的脫脂奶供應306毫克鈣
– 一碗芥蘭(熟)(大約130克)含94毫克鈣
– 罐頭茄汁沙甸魚(連骨,100克)含240毫克鈣質
– 硬豆腐(100克)含320毫克鈣質
– 杏仁(100克)含264毫克鈣質 - 除了要從食物中攝取足夠鈣質外,還要認識一些影響身體吸收鈣質的因素 :
有助吸收 增加儲存 |
減低吸收 增加流失 |
|
|
|
● 認識營養標籤,選出“三低”健康食物
營養標籤可幫助你比較不同的食物,作出有依據的食物選擇,以便保持均衡飲食和身體健康。“三低”食物指低鹽、低糖、低脂肪食物。
低鹽 | 低糖 | 低脂肪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