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您資訊 > 中風 > 基本資料

甚麼是中風?

中風又稱為「腦血管意外」,這是指腦血管因阻塞或損傷出血,使該部份的腦組織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形成缺氧,因而壞死,隨後產生各種身體功能上的障礙。

中風有以下分類:

  1. 出血性中風(腦出血):
    由於腦部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腦組織。受影響的腦組織因而缺氧並壞死。這情況可能由高血壓或血管瘤爆裂引致。
  2. 缺血性中風
    • 腦血栓形成:
      血栓是一種血液凝結塊。如果在腦血管形成並且造成阻塞,相應腦組織的氧氣供應會受到影響,組織就會壞死。
    • 腦部栓塞: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中風類型。當血凝塊在身體任何部位的動脈沉積(多發生於頸動脈),而沉積物分解脫離,在腦部小血管內形成栓塞,腦組織會因此缺氧而壞死;亦可能由於心房纖顫(心律不齊),使小血凝塊在心房游走致腦部,產生腦血管阻塞而成。
  3. 小中風或暫短性腦缺血:
    病人有與中風相同的症狀如頭痛(固定一側)、肢體麻木無力、說話不清、耳鳴等,但症狀只維持一段短時間,可能於數小時或數天內完全康復,沒有後遺症。這情況是由於短暫性腦供血不足,多發生於患有高血壓、 腦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身上;如遇到以上描述的症狀出現,請立刻求診。

中風的徵兆

  • 單眼或雙眼視物困難
  • 不明原因的劇烈頭痛
  • 思維混亂,說話或理解困難
  • 吞噬困難
  • 單側的臉部、手臂或腿部突然麻痺、無力甚至喪失活動能力
  • 行走時有困難,失去平衡或協調有障礙

如果突然出現上述症狀,或發現他人出現有關症狀應立即到就近急症室求診。

中風的危險因素

可改變因素 / 可控制因素:

個人健康狀況

  1. 高血壓
    1. 導致中風的最主要成因
    2. 約七成中風病人均有血壓高
    3. 高血壓導致血管內膜受損,動脈瘤或動脈粥樣硬化容易形成,令血管內膜較易破損而出血(出血性中風),或增加腦血管收窄的機會,減少血液輸送到腦部(缺血性中風)
      ** 動脈粥樣硬化 **:一種脂肪物質在動脈內積聚並造成破損的情況。如果發生在頸部的大動脈像頸動脈,容易有腦栓塞的危險,發生中風的機會就大大提高
  2. 高血脂 / 肥胖
    1. 血脂可積聚形成血栓,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以致腦血管收窄
    2. 肥胖也增加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風險,提高中風機會,因此保持理想體重很重要
  3. 糖尿病
    1. 糖尿病是另一導致中風的主要成因,亦會使中風的臨床結果較差
    2. 患者中風機會比常人高,因糖尿病增加血管內膜受損的機會,並影響血脂含量
  4. 心血管疾病 / 心律不齊
    1. 曾患心肌梗塞、心房纖維震顫、左心室肥大,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風濕性心臟病人士,心臟機能較弱,血液黏性過強,增加血栓形成機會,中風機會因而大大提高
      ** 心房纖維震顫 ** 一種心臟房性發生不規則搏動的情況。不規則的心跳使血流緩 慢,血凝塊在心房的壁內形成。一些小凝塊不明原因斷開,並游到腦內血管產生阻塞,形成中風。

都市化生活模式

  1. 吸煙與酗酒
    1. 吸煙增加中風的機會
    2. 香煙中的尼古丁會使血管彈性消失,長期吸煙因而較容易令血管硬化,增加高血壓的形成;煙中的一氧化碳也減少血液的供氧量
    3. 如果在服食口服避孕藥期間吸煙,中風機會更會倍增
    4. 過量的酒精或一次豪飲也會大大增加中風機會
    5. 酗酒會增加高血壓,同時增加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的水平
  2. 缺乏運動
    1. 缺乏運動容易導致肥胖、高血脂及高血壓,增加中風機會
    2. 適量運動有助放鬆心情,舒缓情緒,令血壓平穩
  3. 飲食習慣
    1. 攝取不足纖維量(進食少量水果及蔬菜),會增加中風機會
    2. 高飽和脂肪及高納 ( 鹽 ) 的飲食會增加高血脂及血栓的形成而誘發中風
  4. 生活壓力
    1. 長期處於壓力狀態會較易患上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誘發中風的疾病
  5. 濫用藥物
    1. 毒品如可洛英等常混有雜質,容易引起血液反應,產生抗體或其他不能溶解的遊離栓子,導致血管閉塞

不可改變因素 / 不可控制因素

  1. 年齡
    1. 年紀越大,中風機會增加約 2 倍
    2. 2/3 中風患者年齡超過 65 歲
  2. 性別
    1. 有研究指男性中風機率較女性高,女性的中風死亡率則較男性高 , 但世衛(WHO)指兩性的中風機率相若
    2. 服用避孕丸會使血液更容易形成血凝塊,因此建議患有血壓高或吸煙的女士應避免進用口服避孕丸
  3. 種族
    1.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華裔、日裔、黑種人及有些拉丁裔美洲人口較易中風
  4. 家族病史
    1. 近親有中風病史
  5. 「小中風」(即短暫腦缺血)(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TIA)
    1. 徵狀與中風相似,但時間短暫,持續約 2 至 15 分鐘,不會超過 24 小時,可以是中風的先兆
    2. 研究指出約一成出現「小中風」的病人,會在三個月之內出現中風 ; 而曾經出現「小中風」的病人比同年紀性別的人出現中風機會高達 10 倍。因此若懷疑中風,應立即求醫
  6. 血液疾病患者(e.g. 鎌刀型貧血症 Sickle cell anaemia)
    1. 影響正常的凝血功能
  7. 先天性腦血管異常 / 腦血管瘤或腦血管璧過薄
    1. 出血機會相對為高

如何預防中風

  • 控制血壓,保持血壓於正常水平,定期測量。
  • 避免吸煙或戒煙
  • 減少進食含鹽份過高的食物
  • 控制血糖、血脂肪、膽固醇建立運動習慣,每天進行帶氧運動
  • 控制壓力及情緒

診斷中風

  • 電腦掃描或磁力共震影像:這兩種方法都可以清楚顯示腦內結構並展示出阻塞或出血的病變部位。
  • 其他輔助診斷:
    • 測量血壓
    • 血液檢查:以檢查腎功能 ( 高血壓 ) 、凝血問題、高血脂 / 膽固醇和糖尿病等疾病。
    • 頸動脈超聲波檢查:以測出動脈阻塞程度。
    • 心臟超聲波檢查:測出心臟壁內或心臟輸出的通道,往腦部的主要血管是否有凝結塊形成。

治療中風

  • 中風發生後,應盡快將患者送往醫院治療,以提高生存率及康復率。
  • 藥物
    1. 若為血栓所引致的中風,可用溶解血栓的藥物,此方法現已應用在臨床上。
    2. 患上短暫性腦缺血的病人,都有機會患上中風的危險,醫生可能會處方抗凝血藥物如華法令 (Warfarin) 或阿斯匹靈(Aspirin),以作預防。
    3. 高血壓患者需服用抗高血壓藥物。
    4. 高血脂患者需服用降膽固醇藥物,同時配合低膽固醇、低脂肪的飲食。
    5. 糖尿病患者,需服用降低血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
  • 手術
    1. 頸動脈內膜切除術:適用於患有頸動脈阻塞情況。
    2. 緊急性腦神經手術:經電腦掃瞄或磁力共震影像診斷,確診為出血性中風後,便以手術於出血部位進行止血。
  • 戒煙
  • 控制飲食熱量,維持適當體重
  • 適量運動
  • 復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