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您資訊 > 心臟病 > 生活壓力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

題目:生活壓力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
作者:劉雪婷醫生(瑪嘉烈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

過去的研究一向都指出心理因素,例如抑鬱,憂慮,嬲怒,負面情緒和壓力,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甚至引致突發性心臟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我現在同大家分享一下一些心理健康與血管疾病的研究結果。

日本的一項進行了12年的研究發現,個人認知的生活滿足指數愈低,其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愈高,特別是對於中年男士 (40-69歲),低生活滿足指數的男性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是高生活滿足指數的男性的1.23倍。死亡率亦大大增加;低生活滿足指數的男性之中風死亡率是高生活滿足指數的男性的1.75倍。冠心病的死亡率則是1.91倍。可見,個人的心理因素與心血管健康有莫大關係。

另外,2005年,美國的一項研究壓力和原發性心室纖顫的關係,發現36%的人於心臟病發前的6個月,感到中度至嚴重的壓力;16%的冠心病患者於急性心臟病發前6 個月,感到有嚴重的壓力。

在加拿大一個正面情緒同心臟病發率關係的研究,跟進一千七百多人十年的結果,顯示正面情緒有保護心臟的效果,研究証明可以減少两成多的心臟病發。

香港是一個繁忙城市,無論老幼都面對著不同的壓力。香港人生活忙碌,在工作、家庭、學業、人際關係或社交生活上,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壓力。早前的全球「快樂指數」調查中,香港只居六十三位,是東亞地區中排名最低的。

香港人壓力沉重,調查結果顯示,港人最憂慮的因素,為首為:「工作」,其次是「健康」、「個人前途」、「經濟」等。有六成三受訪者認同最大壓力是工時過長、工作量過多。

壓力對於生理和心理造成極大的影響。生理方面,負面壓力會刺激交感腎上腺膸質系統(Sympathetic adrenal medullary system) 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系統(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ocortical system),長期刺激下,增加血液中的皮質醇 (CORTISOL)和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因而增加血液量,血管阻力,血糖和血脂,引致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更會造成心律不正或室性心動過速;增加左心室的壓力,導致心肌肥大。急性的壓力使大量兒茶酚胺 (CATECHOLAMINE)忽然增加,引致原發性心室纖顫;造成增加心臟病死亡率的風險。

正面的情緒可以透過刺激大腦神經系統,激發自律神經系統及神經內分泌系統,更加可以提升抗炎能力。還有,正面情緒可以增加前扣帶皮層(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的多巴胺(DOPAMINE),讓人們可以有更大能力去適應壓力或生活上的轉變,減低心血管疾病。
保護心臟,要恒常自我減壓,保持身心健康愉快是很重要的。要工作及休息取得平衡,多做運動,使我們經常保持良好精神狀態。